微弧電漿氧化發展歷史

微弧氧化(Micro-arc Oxidation, MAO)技術,又可稱為微電漿氧化(Microplasma Oxidation, MPO),電漿電解氧化 (Plasma Electrolytic Oxidation, PEO)、陽極火花沉積 (Anodic Spark Deposition, ASD), 火花沉積陽極氧化(Anodic Oxidation by Spark Deposition, ANOF)。此技術是由傳統陽極處理發展出來,但操作電壓高於崩潰電壓,可在水溶液中的工件表面形成輝光放電(glow discharge)和微小電弧(micro-arc)現象,所以又稱為微弧電漿氧化(Micro-arc Plasma Oxidation, MAPO)。此技術開始於1960年代,1970年代在蘇聯開啟了輕金屬的MAPO陶瓷鍍膜的廣泛研究,隨後美國、德國等先進國家也競相投入,然而其多孔膜結構和低成長膜速率限制了此技術的實際應用。直到1980年代,發現電解液從酸性改成鹼性及電源從直流改成非直流(交流或脈衝),MAPO鍍膜的品質和沉積速率可大幅改善,而受到國防和航太工業發達國家的注意和廣泛應用。隨著民生產品品質要求提升,MAPO也漸漸成為高科技產品中必要且重要的表面處理方法。因此於民生物品製造產業發達的亞洲地區,也於1990年代末開始積極發展類似技術。

 

微弧電漿放電齒輪 微弧電漿齒輪
齒輪微弧氧化放電情形 鋁合金齒輪(微弧氧化鍍層)

 

 

地址:43770台中市大甲區東一街16號(幼獅工業區) E-mail: service@maotsmt.com
電話:(04)26822871 傳真:(04)26822873 CopyRight © 2011 TSMT 台灣表面處理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.